近年来,不少平台为了增加用户数量和吸引流量,不惜哗众取宠、触碰红线,各种低俗、虚假信息等挑战道德底线甚至触犯法律的内容也时有出现,给社会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就此事件来看,稍有判断力的人都能想象,烟头点燃加油枪不仅是不文明行为,更为本人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埋下了隐患。这样的视频显然在公共平台作出了错误示范,可能会给短视频平台最大的用户群体未成年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潜在危险。
难道娱乐就可以没有底线?就不需要正确价值观来引领?实际上,这些并不是需要讨论的问题,答案一目了然。网络“恶搞”现象背后,是一些人有一种解构经典、消解价值的冲动。诚然,当下人们的工作节奏快,能轻松一下,放下成天板着的面孔、端着的姿态,恶搞娱乐一下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把握不好其中的尺度和底线却会出问题。不是一切的价值都能消解,也不是一切严肃的对象都能被用来娱乐,触碰了法律和伦理道德的底线,不但起不到或娱乐或谋利的目的,还会害人害己。
无论如何,任何商业利益必须让位于社会法制和伦理道德。当前,我国虽对视频平台的内容管理采取的是由平台自审自查的方式,平台对其发布的内容具有法律和社会责任。但自审自查并不意味着法律对视频网站的约束减弱了,也不意味着社会道德对短视频的约束淡化了。同时,平台也要重视“价值观”方面的文化建设,这才是发展的根本。假使任凭无底线的恶作剧占据人们的精神世界,把内容产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其结果势必塑造出空虚的生命个体和灵魂。(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