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巨无霸来了!两家千亿市值巨头将合并 造船业迎高景气爆发
“南北船”合并2.0来了!
9月3日,中国船舶(600150.SH)与中国重工(601989.SH)双双发出公告,称中国船舶将通过向中国重工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交易尚处于筹划提升阶段,双方并未签署正式交易协议,有关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
因涉及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双方均宣布将自9月3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从两份公告来看,均未披露更多交易细节,交易原因也仅提及为“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兴装强军主责主业、加快船舶总装业务高质量发展、规范同业竞争、提升上市公司经营质量”。据悉,本次重组完成后,存续上市公司将成为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手持船舶订单数均领跑全球的世界第一大旗舰型造船上市公司。
两家公司均为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公司,截至9月2日收盘,中国船舶总市值为1560.88亿元、中国重工总市值则为1135.54亿元,为两家突破千亿市值的船舶制造业公司,合计近2700亿元。
2019年,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当时仅为集团层面的重组,彼时业内人士认为,一旦“南北船”完成合并,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内部无效竞争,加强军工产品研发能力。
而本次则为两家上市公司的重组,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对时代财经表示,主业相近的国资上市公司优化重组,有利于集中优势资源以更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避免内耗。
从主营业务来看,两家涉及均军品和民品业务,在造船、机电设备方面均有相应船厂在运作。比如造船方面中国船舶旗下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均有显著成绩,中国重工则有大连造船、武昌造船等现代化造船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造船业近年迎来了久违的好年景。2024年上半年,航运市场在红海危机等因素影响下高位上涨,运力周期性更替、航海事业绿色变革等因素持续驱动造船市场需求旺盛,新造船价格逼近历史峰值。2024年6月,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收报187.20点,较年初增长3.80%,与2008年的峰值仅差2.30%,为2008年以来的次高位。
两家上市公司均受益于本轮行情。半年报显示,中国船舶今年1~6月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7.99%至360.1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5.31%至14.12亿元;中国重工营收则同比增长31.05%至221.0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7.13%至5.32亿元。
总体毛利率方面,上半年中国船舶为7.94%,中国重工则为11.73%;净资产上,截至上半年末中国船舶为487.27亿元,中国重工为838.06亿元,但在总负债上两者相差不大均为1200亿元左右。
上半年,中国船舶共承接民品船舶订单109艘、855.77万载重吨、684.25亿元;中国重工则承接民船订单68艘、1167.10万载重吨、436亿元。
而近年更体现盈利能力的绿色和中高端船型上,中国船舶新接订单中,绿色船型占比超50%,中高端船型占比超70%;中国重工绿色船型新接订单占比也超过60%。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集团层面的“南北船”合并之前,两大船舶集团已完成多次领导层互换。而眼下被吸收合并的中国重工“一把手”王永良,过去20年间其在外高桥造船、中船澄西、中国船舶集团中均有担任领导职务,自2023年2月起担任中国重工董事长。
从资本市场走势来看,今年以来中国船舶股价区间涨幅达到19.16%,但在7月股价攀升到年内高点43.43元/股后便开始回落,在本次重组公告当天股价更是暴跌9%,停牌前收报34.90元/股。
中国重工也呈现相似走势,年初至今区间涨幅达到20.80%,年内股价高位为8月初的5.82元/股,随后略有走低,本次重组公告当天暴跌7.45%,停牌前夕收报4.98元/股。
不过,在重组公告发布后,9月3日“中船系”个股纷纷迎来大涨,截至收盘,昆船智能(301311.SZ)报20%涨停,中船科技(600072.SH)涨9.99%,中船汉光(300847.SZ)涨9.09%%,中船应急(300527.SZ)涨7.39%;中船防务(600685.SH)、中国海防(600764.SH)跟涨。